第一百六十八章 皇商初试(中)(1 / 2)

红楼翰墨 翡瑜 1982 字 17天前

答完第五题后,王素秀自觉这一题答的很满意,随即脸上露出些笑意,看向第六题:

蜀地张家、王家、李家,皆卖药于市,张家择良药而卖,计入为出,不虚价,不议价,亦不过高赢利。

王家将良药与劣质药混在一处,根据买者意愿而定价,若有人察觉,便言其药有好有次,价格亦随之而变。

李家则专挑劣质药,以低价卖之,买者欲贪利多拿,亦笑而送之,于是买药者众,日日门庭若市,买者接踵而至,未及岁余,李家便大富。

王家顾客虽数量不及李家,但日积月累,两年亦富足有余。

唯卖良药的张家,一直门可罗雀,无人购买,其日日食不果腹,旦食昏不足,仍坚守理念,初心不改。

请评析三家药商经营理念,及经营成果,若汝为张家,遇到这种情况,会如何处理?

王素秀看到这道题后,顿时深有同感,自家一直本本分分,诚信经营,却一直不如那些投机取巧,花言巧语之辈,于是大肆抨击以欺诈者为贤,以忠廉者为傻的商场现象。

离王素秀不远的薛宝钗,自入考场后,先是静心凝神半刻钟,随后便一直在奋笔疾书。

昨日她便得陆璟透露的前六题,且得到了陆璟的提示,因此早已做出了前六题的答案,只是为了不惹人怀疑,先思而后答。

同时对陆璟赠题的行为,心中极为感激,常不自觉的便回想起,那日和陆璟见面的场景,为了不给陆璟惹麻烦,题目的事情,她一直深埋心底,谁也没告诉。

答完前六题后,薛宝钗脑海中不自觉的又浮现出陆璟的身影,愣了一会儿,脸上嫣然一红,忙收敛心绪,暂时将儿女情长放到一边,看向第七题:“如何将梳子卖给仁济寺的和尚,方法多多益善?”

骤然见到如此奇怪的题目,薛宝钗一时间没了头绪,心中不禁疑惑,和尚没有头发,哪里用得到梳子。

苦思良久,想到游客风尘仆仆而来,头发凌乱,于佛不敬,或可以此为由将梳子卖给和尚,但对此答案仍不甚满意。

开始思忖内务府出这道题的用意,只是一时间也猜不透出题人的用意,又难以想到更好的方法,于是看向第八题:

“海外有一岛国,名为印安国,岛上居民祖祖辈辈皆赤脚,问:能否将鞋卖于此岛上居民,若不能请阐述理由,若能该如何卖?”

看到此处,薛宝钗顿时眉头紧蹙,又是一道稀奇古怪的题目,心中猜测这个岛国,恐怕又是陆璟杜撰的。

思忖未久想到‘先欲取之,必先予之’这句话,便以此作答。

论述一番后,给出具体方案:将鞋做的漂漂亮亮的,然后送予岛上的女人、孩子,等岛上的女人、孩子喜欢上鞋子后,再渐及男子,等岛上的人有一半开始穿鞋后,再卖鞋。

工工整整的写好答案后,遂看向第九题:“江南扬州张、李两家布商,正在争夺当地的布匹市场,张家刚制定出计划未久,便发现身边有李家的眼线,且眼线已将自家制定的计划透露给李家。”

“问:若你是张家掌舵人会如何应对此事?”

“问:针对你写出的应对计划,再站在李家的立场上,写出应对方略?”

薛宝钗看后,心中了然,这一题考察的是做生意布局的智慧,双方需要斗智斗勇才行,自己并无这方面的经验,只能凭借幼时父亲的教导,以及自己的想象作答。

众人答题时,陆璟并未闲着,巡视一圈后,见考试已经进入正轨,商人正在答题,监考、巡检等各司其职,于是便开始整理试卷的评分标准,等试卷收上来后,就需要为阅卷官讲解。

陆璟正忙碌时,畅春楼却迎来了一位意外的访客,太上皇身边的戴权。

两人一番见礼,戴权传谕,太上皇召见。

陆璟一边随戴权去见太上皇,一边暗自思忖太上皇来此地的用意,难道是想保几个人晋级。

及至皇庄行宫,陆璟忙拜道:“臣陆璟拜见上皇!”

“免礼!”太上皇笑道,他在太极宫待久了,难得静极思动,早几日便听说今天举行皇商评选,故而来此地寻些乐子。

只是转了一圈后,甚感无趣,便要了一张试卷,想要看看皇商考试和科举考试的试题有何不同。

粗略浏览一遍后,发现上面的题千奇百怪,与科举试题更是天差地别,顿时觉得甚是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