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突围(2 / 2)

最后杨国柱道:“今晚三更造饭,明早天一亮。我们就出发。”

……

宣大军数千人战死,除了一些重要军官外,这几千人遗体不可能运回家乡,也找不到木柴火化,只得收拾他们的衣冠遗物。运回家去造个衣冠冢。第二道土墙内挖了几个巨大的大坑,几千战死的宣大军,全部放入大坑内安葬。

天气阴寒,在高高垒起的坟墓前面,全军肃立,舜乡军火铳兵鸣响了自己火铳。

火铳声响中,低沉的军歌响起,在河水上空回荡。

“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土争先。”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大明各地军队,普遍以屈原的“国殇”为军歌,舜乡军中,同样人人会唱这首歌。歌声中,所有人泣不成声。钟显才号啕大哭,李光衡想起韩仲战死,也是泪如雨下。

看着数千人齐声痛哭。许月娥的杀奴军都是动容,在旁长吁短叹,许月娥也是默默无语。

王斗己经不会再流泪,他在心里默默道:“兄弟们。走好!”

……

十四日。

天微亮,所有营帐己是收好,装放于大车骡马之上,所有不能走动的伤员,也全部安放于车辆之内。卢象升,韩仲。杨通等人的遗体,同样用专门大车载运。卢象升的车马周边,更由督标营余下的军士们护卫。

全军数千人个个顶盔披甲,穿戴整齐,只等一声令下,就突围出发。

在全军面前,杨国柱,虎大威,王斗站在前面,杨国柱向众军鼓动,这个老将声色俱厉:“督臣死了,我们也没必要留在这里。我们的身旁,便是奴贼数万大军,大家要想活着回乡,就要保持行军肃整,不可恐慌。只要过了陆水,我等就可活命,行军途中,众军不得喧哗,不得擅自脱离,若有违者,立时斩首!”

众人咆哮如雷:“谨遵军门之令。”

“突围,突围,突围!”

“回乡,回乡,回乡……”

数千人举起自己兵器,齐声怒吼。

望着呼喊的数千人,王斗与杨国柱、虎大威满意地互视一眼,军心可用。

“督臣,我们走。”

王斗来到卢象升的车马面前,深深地看了卢象升的尸体一眼,又看向杨国柱,二人点了点头。

杨国柱喝道:“出发。”

虎大威的前军先行一步,从蒿水桥而过,往对岸而去。接着是杨国柱领的中军,密密麻麻的车辆火炮,同样从蒿水桥而过。最后是王斗的舜乡军押后。前军,中军,后军,整齐行进,用不了多少时候,整个蒿水桥右岸营地便为之一空,便如这几日激烈的战事,只是一个深深的梦萦。

在蒿水桥左岸,沿着河的上下游,扎有一些清军营帐,似乎出于围三阙一的考量,这边营帐不多,而且在桥的正中位置,还留有一个两里宽的空地,全军悄无声息从空地而过。

似乎没料到明军突围,而且这天微亮的就出发。直到虎大威的前军过去,两旁的清军营地才回醒过来,立时他们的号角声响起,一些哨骑从营地内逼了出来。

宣大军一片骚动,杨国柱立时传令:“敢有任何慌乱逃散者,斩!”

又令自己中军亲将郭英贤,率领一部分家丁迎上去,虎大威同样如此。那些清军哨骑不多,只敢远远的围在外面。而两侧营地越来越多的清兵被惊动,纷纷出营而来。

此时王斗后军也过了桥,见左岸的清兵不多,放下心来。骑兵要组成冲锋阵形,需要整队,最少需要花费半个时辰。而且没有人数规模,在严整的步兵面前就是菜。

只要右岸的清军大部没有追上来,逃出这块地方,只是时间问题。

左岸的清兵也看出这一点,快马传骑,往多尔衮,岳托等人的营地奔去。

※※※

老白牛:

晚上还有一章。

再过几天就是农历新年了,祝大家新年快乐。(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