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四章 船(两章合一大章节)(1 / 2)

巳时正,也就是后世的上午九点,吃饱喝足的大明士兵们留下了一半继续清理占领区,另一半开始了对其他地区的攻击。

说是攻击其实也有些不太恰当,跟昨日相比,倭人武士们吃到亏了,这一次是稍作抵挡就开始了有组织的撤退。

他们准备放弃整个城市的外围和港口,固守内城,想要以人数优势来拉近与大明军队之间的力量差距。

在郑和的安排下,大明士兵并没有急着扩大战果,他们稳步推进,更主要的任务是在占领区域建立大明军队的指挥中枢。

只等在陆地上建立起来了指挥部,朱瞻基和郑和他们才会上岸,直接在陆地上发号施令。

而且大明也在等待,虽然现在大明执意要瓦解东瀛的统治体系,但是拒绝幕府和王室的谈判,不代表大明也拒绝东瀛各大名的投效。

毕竟,东瀛以后还是会交给这些大名来管理。直接管理东瀛,虽然利润最大,但是耗费的各方面成本也最高。

大明需要在东瀛驻军,需要委派管理人员,要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反抗。

所以,有必要在管理体系里面,加上一层缓冲体制,就是用东瀛的大名来自我管理,这样不会直接面对各种反扑。

只要大明控制了东瀛的经济,占据了主要的金山和银山,然后建立有利于大明的管理体制,根本不需要直接管理就能获取巨大的利益。

这样也不需要耗费巨大的成本,实际获得的利益也更大。

所以,大军如今按部就班,稳步推进,实际上也是在等待,等待东瀛人自己乱起来。

足利义持对东瀛的统治,远不如大明皇室稳定。且不说足利义嗣的反对,还有天皇系的力量,光是东瀛的独特政治模式,他就不能在东瀛为所欲为。

因为东瀛的管理实际上是相当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王朝下属的各诸侯国,在东瀛被称作令制国。

以前的天皇,包括现在幕府与天皇共同管理,也只是名义上的领导权,地方权力依旧在各大名的手里。

这跟大明的中央集权制度完全不是一回事,只要中央政府的能力被大明削弱,那么他们自己为了扩张势力,就能乱起来。

虽然大明士兵只是随随便便的进攻,但是因为力量对比的悬殊,冷兵器与热兵器之间巨大的差距,两个时辰的攻击,仍然顺利地夺取了大片的区域。

到了午后时分,攻击又停止了下来。大明军队占领了大片区域,又开始巩固自己的占领区,清理所有的人员,将所有俘虏集中管理。

而在这个过程中,二十多个原本就是大阪籍贯的倭寇也随着倭人的乱军,进入了倭人控制区域。

这边的战事方兴未艾,而在淀川河畔,一支由两千羽林卫,两千神机营,一千倭寇组成的突击队,也集结完毕。

神机营的主要任务是前往淀川河的上游,夺取那里的船只,而羽林卫和一千倭寇,他们的目标却是几里外门川家族的大本营神涩川。

这里在后世就是大阪的淀川区,但是在这个时代,大阪的城市范围还没有扩张到淀川河的西岸。

神涩川扼守淀川河的咽喉,就等于控制了京都与大阪之间的水上生命线。这条京都与大阪的母亲河连接了两个城市,对于大明来说,神涩川本来就是必争之地。

哪怕门川家族没有做出偷袭这件事,大明也不会放过他们这个占据了重要据点的家族,现在对付他们更是理所应当了。

“赵指挥使,今日之战,就要多仰仗羽林卫了。”

赵永亮略带自矜地笑道:“都是为殿下效劳,这是羽林卫义不容辞的责任。庄佥事不必担心那些倭寇,我会专门留下五百人防备他们,敢有临阵脱逃者,格杀勿论。”

庄敬眼睛向远处的早田左卫门那里瞟了一眼,低声笑道:“还请指挥使多关注一下那位早田左卫门,若是有任何反叛迹象,格杀勿论。”

赵永亮当然知道庄敬想要架空早田左卫门的心思,但是早田左卫门一点机会不给,他也就不能下手,否则这些倭寇就缺少了凝聚的纽带。

他们哗变,反叛事小,坏了太孙殿下的大计,庄敬和赵永亮就百罪难赎了。

所以早田左卫门只要没有明确地做出反叛的举动,任何人都不敢直接对他下手。

赵永亮嘿嘿笑道:“放心好了,只要他敢有异动,就让他见不到明日的太阳。”

为了便于神机营的快速行动,军中的平底沙船全部被抽调了出来,载着他们两千人向上游驶去。

如今的大明军队缺少河船和吃水浅的海船,而半个时辰之后,羽林卫和一千倭寇才从此来岛登陆,向着神涩川的方向行军。

柳升自小继承父职,成为燕山卫百户,经历大小二十余战,因军功累升左军都督佥事,安远侯。

他最大的贡献就是组建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支火器营,培养了数千炮手和火枪手。

但是老师傅遇到了新问题,这次出海,他跟所有的旱鸭子一样,遭受了严重的晕船反应。

整个行军过程中,他一直吐的天昏地暗,吃什么吐什么,喝水都吐。

一直到了东瀛,他才逐渐适应了过来,恢复了一点精力。

原本他还对朱瞻基将郑和一个阉人排在他的前面有些不爽,他如今是安远侯,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比之海军都督刘江在职位上略逊,勋绩还要更高。

郑和这个海军总监有些不伦不类,但是朱瞻基却将他推荐为此次大军副帅,而自己却只获得一个陆战主帅的职衔,与第二舰队的主帅易信,第三舰队主帅朱真处于同一级别。

而不论是易信,还是朱真,这些人跟他都远远不能比,如此安排怎能让他心服。

他原本还准备上船之后,就跟这些人别一些苗头,可是却没有料到,一上船就倒下了,这都快半个月了,才逐渐适应下来。

而这个期间,他也看到了海军行军布阵,包括作战方式都与陆军大相径庭。能成为军中最受朱棣重视的大将,组建大明火炮和火器军,柳升当然不是一个只知道莽撞行事之辈。

他最近一段时间也在细心观察海军与陆军的不同之处,吸取这些精粹。

而郑和调兵遣将的能力也让他由衷地佩服起来,这几百艘船,绵延数十里,但是却被他安排的井井有条。

特别是那些在外执行封锁任务的船只,远在千里之外,却通过传令船将这些分散出去的战舰统一纳入了管理体系,这一点即使是他自己,也很难做的到。

也是因为有了晕船期间的缓冲,他的骄狂之心并没有表露出来,加上他资历最老,级别最高,其他将领都对他礼遇有加,所以他跟海军的这批将领也还相处的听和谐。

如今这批海军将领,除了刘江之外,不管是易信,还是朱真都不过四十左右。年纪最大的郑和,也不过四十五岁。

他已经看出来了,朱瞻基故意安排这样一批年轻力壮的将领,为的就是给海军奠定基础,最少在二十年以内,海军的管理体系将会稳若泰山。

越是看的明白,他也越发对朱瞻基感到敬畏,不知不觉之间,这位还不到二十岁的太孙,竟然已经在军中建立起来了仅此于皇上的势力。

从英国公张辅,到黔国公府沐家,再到郑亨,薛禄,包括他自己,如今都已经投靠了这位太孙。

还有海军他的这些直系下属,朱瞻基的势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位太孙的势力范围。

那位备受文臣喜欢的太子,在势力的培养上,也远远不如这位太孙殿下。

偏偏因为皇上的支持,加上他们这些将领并没有献上投名状,还没有任何人能对此指责什么。

这个时候,他已经没有了跟海军将领别苗头的想法,出气事小,若是因此破坏了太孙在海军中建立起来的管理体系,那他恐怕也落不着好。

他也在计划,这次回师,一定要想办法把自己的大儿子柳溥安排到太孙的身边。如果能够将他安排进海军,那当然更好,所以,他更不能在这个时候欺负这些海军将领了。

两千神机营的将士出发之后,他就一直坐在沙盘前面,研究着东瀛人在那里布置下的防御。

这一战,是由他最信赖的副将封宝器领军,此人作战虽然称不上勇猛,但是谋略众多,眼界甚广。

此战,东瀛方面看守船只的武士只有数百人,即使加上民夫,也不过两千之数。所以神机营想要获胜很容易,关键还是在胜利之余,保护好这些船只。

只有有了这些船,大明舰队才能在东瀛内陆进攻中占据行动优势。

“大帅,殿下召见。”

身为一军主帅,柳升当然也有自己的旗舰,虽然他也愿意跟朱瞻基更亲近一些,但是即使跟朱瞻基一条船,也不一定能时常见到朱瞻基。

在自己的船上当老大,总比在朱瞻基的旗舰上求一蜗居之地要舒服的多,所以大部分时候,柳升还是住在自己的船上。

柳升抬头看了看副将严凡林问道:“可知为何事?”

“这个殿下倒不曾说,不过卑职观主旗舰上将帅皆轻松自在,应不是为了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