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孙家镇的问题(2 / 2)

所以,这也就是他这么看重孙家镇的原因,因为他要从孙家镇的身上,闯出一条新路来。

哪怕他背后有掌握了半个帝国实权的太平公主全力支持,穿越客仍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因为他发现,他满脑子治国新邦,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知识技术,实在是太遥远了,仿若空中楼阁一样,无法落地,并不适合当前的大唐国情。

此处良法,彼处恶法也,除了某些“至理”,从来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举个栗子,谁都知道要致富先修路,而南太物流也从“修路”这个路子,肉眼可见的,可以攫取天量财富,可是并不适合原本就是乡中集散地的孙家镇,或者说现在的孙家镇。

因为要致富先修路,是建立在原本当地的某个资源过剩运力不足的情况下,而不是什么都没有的孙家镇,空耗人力修路。

诚然,在南太钱庄不惜本钱的资助下,孙家镇也能成为一个著名的交易区,甚至太平公主一句话,让官道该从孙家镇路过,也不是不可以。

但是,那终究是个例啊如此“揠苗助长”式的资助,带来的就是孙家镇越来越富,然后辐射周边,同时也吸附近下邽县的血

在生产力没有提上来的基础上,天下能有几个孙家镇?总不能天下粮食商品就这么多,大家都去经商吧??没有东西卖什么呢?没有实业作为基础,商业只是泡沫。

“特区”这个概念,在物资生产极为迅速,人口红利旺盛,急于打开国门,放开脚步走大路的的后世,绝对是个利在千秋的好政策,但是对于普遍生产力提不上来的大唐来说,无异于毒药而已。

彼之蜜糖,吾之砒霜,忽略了时空背景只谈开放,只是赤裸裸地耍流氓。

一句话可以概况,发展得要本的,你连本都没有,怎么发展??便是后世,也是在大量“外资”做本的刺激下,利用人口红利的根本,这才发展起来的,而不是凭空产生的财富。

所以,如何先解脱小民的束缚,让他们有些余力之后,再来谈技术革新才是王道。

大唐人民目前需要的,则是更多的人口,更多的劳动力,产生了一定财富基础之后,才能拥抱技术革新,自下而上的发生生产关系的变革,让人民的日子好起来。

就像很久没有吃到肉的人突然大啖肥肉就会拉肚子,造成身体更加虚弱,还不如一碗加了猪油的菜粥一样。

而问题在于,如果没有相应的生产力,便养不活人口,没有过多的人口,生产力就始终有一个天花板,新技术没办法落地,无解死循环。

所谓的财富增长,只能靠年复一年的时间堆叠,然后穷越穷,富越富,几百年后,蛋糕分完,大泽乡又是一声吼,黄河又出现一只眼的石头人,然后新朝建立,新的蛋糕重新分配,大家一起笑嘻嘻地分原本那块蛋糕,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这是毅种循环所谓乱治也整个自然选择要持续几千年,才能推动到新的时代。

而穿越客现在想要的,就是扮演某个外力,提供技术革新,打破现在死循环,在牢不可破的圈子钻出一个缺口,看看能不能加速某个过程

当然,这个法子引起的是天下大乱还是天下大治,穿越客现在都十分的惶恐

蛮横地照搬后世的“良法”,盲目的引进“世家”和“南太平”之类的“外资”,对于此时大唐来说,就像给身体虚弱的人突然吃了“十全大补”,很大可能就是虚假强壮和榨干最后潜力而已,到时候世家变成恐怖巨兽,重现晋朝或者唐末繁镇割据的惨剧。

所以,吾不取也!想起了后世种种“良法”,李南觉得还是暂时熄灭那些极度诱人的想法。

发展是要按照规律的,过分的人为干预只能带来恶果,熟知这个过程的自己可以推动,可以避免走弯路,可以微微加速,但是直接拉入快车道,迎接他的就是毁灭。

自己没办法替天下人做选择,所以这段时间,穿越客十分惶恐,而且一直思考一个问题,自己做得事情,究竟该不该,会不会带来某些不可控的“变化”??自己够不够格?有没有这个能力??

便是身负天下三十年之望,整个帝国全力支持的牛人王安石又如何?

青苗法,保甲法,哪个不是良法,但是步子稍微大了点,没有紧密结合群众,还不是造成了混乱和更加虚弱,以及更加恐怖的地主阶级??

毕竟,人民才是世界的主人,不同情况不同处理方式才是唯一正确的出路。

做肯定要做的,不然枉来了这一遭,想通了这一点后,李南对于孙家镇的情况有些头疼起来。

作为自己的试点镇,李南得到了整个镇的详细状况,发觉这个算是典型的唐代乡镇——

小民不至于饿死但是没有余粮,上面就是小地主阶级,六十二户中,上户九户,中户四十三,下户一十又三,有着微薄的商业和物流,虽然没有世家,但是当地的地主和官吏,让农民死死地被束缚在土地上,借着附近三角区域的产出,整个镇子形成了简单的自我循环,附近的一切生活所需就可以在药王庙市集买到,产出也可以卖出,而且这些产出就在李南画得那个“三角”内循环,再也没有出去过。

而且因为附近集散地的原因,孙家镇还是个远近闻名的繁华镇子哩!

穿越客下午提出的孙家镇的问题,孩子们提出粮食不够,或是提出柴薪不足,或是提出受到山贼盘剥,而最为聪慧的李玄玄,也提出了其身据三地中心,可以大力扩大孙家镇的市集的法子。

很好,不枉我一番教导。李南当时是这样表扬孩子们的,当时紧接着说还不够,你们好好想想要将其改变为自己理想中的小镇该如何做,给我们递交一个报告和想法。

“诺!”当时孩子们是这么回答的,人人脸上闪动着兴奋的光芒,对于自己能够参与如此“大”的讨论和课程表示很开心。

看着李南的自信的笑容,在座的包括家长们都以为先生胸中自有一篇“大文章”,就看谁比较接近了。

但是李南自家事自家知,比他们想得更远的穿越客,心头也是没有法子的,他有一时之法一地之策,但是无万世之法,天下之策。

于是下课后,他只好找来了对此道最为精熟的太平公主,原原本本将自己的想法跟她说了,想要讨论出一个可持续的良法。

然后,他换来的,则是太平公主迷醉的神情和讥笑。

“郎君意欲为圣人乎??”太平公主笑了起来。

随即看着李南有些不悦的神情,太平公主赶紧表示李南想多了,区区愚夫,郎君随便施舍一术,或者便是兔兔稍微照看,立刻就能变为上镇,何必让耗费心力,为他们做万世打算

他们也配??

这是太平公主真正的观点。在她看来,郎君随口说出的法子,就足以让孙家镇为他立生祠了,区区一个孙家镇,不值得郎君穷尽毕生所学,将“大术”用在他们身上。

“愚夫愚妇尔,哪识得郎君大恩?”太平公主于是总结到,精通人性的她,一针见血的指出了,郎君的心如此之大,造成的后果就是他们得到好处后不知感恩,反而可能因为日后可能发展更好的其他三处地方痛骂郎君,实在是不值当。

身为上位者么,只需要施展些雨露,润泽一下他们就足以让他们感恩戴德了,让天下人都能过上堪比“士”的好日子,乃是一条极为不可能的法子,也极度危险。

“若有人能为之,怕乃神也”很满意自己的郎能跟自己分享最亲密的看法的太平公主,换了一个姿势躺在李南怀里,笑着说道。

“此等愚夫,天生贱命,不值郎救之!”

听听,这就是我们要为什么推翻三座大山的原因了,看着天下最大的封建主义女头子,李南很是“惩戒”了一下,直到对方娇呼着妾知错矣方才结束。

这封建女头子,真大,不,真软!气氛旖旎中,一时间也觉得前路艰难的李南不禁被两座极难而且越发沉重的大山,越发作难起来。

他其实很想告诉怀里的太平公主,就在几千年后,有这么一群铁做的人,大写的人,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做出了这一番她眼中只有“神”才能完成伟业,造就了种花赫赫盛世。

从此,飞机不在憋屈地飞两次,他们的后代也达成了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无忧学习,不在让手抄教科书染血的“奢侈愿望”

那盛世,亦如他们所愿!!(每次想起,老失都有些鼻子发酸,向先烈致敬!)

一念及此,李南心头更加火热起来,自己穿越一遭,无数前人的智慧和见识在身,一定能找出合适的方法改变这个天下。

哪怕过程有些曲折,哪怕有些不完美,甚至哪怕被证明是错的

但是有些事情,总要有人去做,不是么?

看着桌上关于孙家镇的情报,李南的只觉得自己的肩头沉甸甸的

决定了,就从你开始罢。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