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五九章 叩长安(六)(2 / 2)

一般情况之下,东西南北四座正门平日都是不开启的,只有侧门开放,给百姓出入使用。这一天,当卯时的钟声敲响了之后,例行值守的城头城门处的兵卒便打着哈欠,懒洋洋的将城门推开了半扇,然后吆喝着:“出城进城的都排整齐了!来来,都将过所拿出来验看!”

长安城内人口众多,这个时代又没有什么天然气液化气之类的,更不用说什么电磁炉,要生活做饭,柴薪自然是少不了了,一日若是没有了樵采的一担担的挑进城中,就算是达官贵人可能也是要断炊的。

在熙熙攘攘的人潮当中,一队汉子,挑着一担担的柴薪,正朝着宣平门而来,柴薪沉甸甸的压在肩头,一边走还一边说着些家长里短,口音都是三辅这里的腔调,任是谁都听不出什么破绽出来。

一名壮汉在队列当中,一顶破旧的葛布帽子遮住了大半的脸,怕是有百余斤的柴薪担子却仿佛像是轻如衣物一般,丝毫没有能够让他行动稍微迟缓,转眼之间便和这些汉子一同挤进了进城的人流当中……

汉代长安城傍着北面的渭河和西面的泌(三点水加一个皂)水修建,并且在东面和南面开挖了王渠,引入了河水作为城防的一部分。

但是因为原本未央宫和长乐宫的位置位于长安城南的关系,长安城并不像其他的城池北贵南贫的布局,而是普通一些的居民民宅都在偏北的区域内,就连东市和西市,虽然名字有东西方位,但是实际上都是集中在北面。

进了章平门便是尚冠后街,东市就在这条街道之上,因此从这个门进城的人数每天都是最多的,把守城门的兵卒也就是最辛苦的。

最关键是没有什么油水。

因为京兆府和长安皇宫都比较偏南,所以凡是大小官员,有点身份的,都不会走北面的这几个城门,走这里的都是一些进城买卖些农家器物的穷苦百姓,就算是死命的盘查剥削,也留不下几个油花钱。

不过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城门守卫当然是靠着城门吃城门了。

盘查进出的百姓倒是次要的,多少留下一些自家用得上的,才是这些城门兵卒检查的动力源泉。

见到贩梨贩枣的,便划拉上一衣兜;见到挑着野菜青篙的,便抓上一两捆;见到挑柴薪的,便抽拿几根粗大的柴火,此番种种,便是这些城头守卫兵卒们一天多出来的嚼头,除了给上司留上一份之外,便可以统统拿回家中了。

当然,这些俗物也不值几个钱,所以这些兵卒大都是懒洋洋的,只有偶尔碰见了一些什么稀罕的玩意,他们才会睁着泛出绿光的眼睛,兴致勃勃的围拢上来。

现在城门开了有一会儿了,人流慢慢的从城门通过,每个守城兵卒的身边,也都堆起了不少乱七八糟的东西,吃的用的,什么都有。至于什么过所,虽然嘴上喊得大声,但是实际上各个兵卒的眼睛都只是盯着进出城门的人携带了什么器物,看看有没有自家合用的。

看到了城门兵卒在吊桥处盘查,那一队挑着柴薪的精壮汉子也跟着人流渐渐的靠近了吊桥。眼见那些守城的兵卒越来越近,当中那个用破旧帽子遮着脸庞的壮汉低声嘀咕了几句什么,那一队汉子便放缓了一些脚步,相互凑得更紧了一些,慢慢向城门逼近……<!-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