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无可奈何花落去(1 / 2)

诡三国 马月猴年 2098 字 10天前

斐潜还待再劝劝蔡邕,却被蔡邕所制止。

蔡邕说道:“汝未受汉粟,吾却享汉禄。为人臣,忠君事,无需再劝。”——蔡邕的意思说是斐潜没有拿过国家俸禄,而自己却拿着国家的钱粮,所以作为臣子必须要忠于君主……

的确,作为汉代预备役郎官是没有什么俸禄的,斐潜因为一直以来都没有被授予实职,所以至今没有领过什么俸禄。

蔡邕菜老头子的思想很朴实,拿人钱财为人销灾,既然是国家大员,拿了汉朝的俸禄,就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安危,该担当的时候就需要担当起来,否则就违背了一直以来的内心所遵循的信念。

蔡邕未必不知道留下来有风险,只是有些事情必须做,否则就算是一时留得性命却是一生内心的不安,就像他方才所举的苏武和李陵的例子一样。

同样是汉武帝时期的侍中,苏武坚持自己的信念,而李陵却在困难的局面下放弃了,不能说这两个人谁一定对一定错,只不过从最后李陵的诗歌所表达出来的意思来看,其实李陵投降之后虽然是活下来了,但也很痛苦。

蔡邕不愿意委屈自己的心,哪怕是因此承受风险。

斐潜几次想张口,却不知道要从何说起,让一个如此正直的老人,去违背他追寻了一生的信念?

蔡邕看着斐潜,和蔼的笑笑,从书桌上拿起两封书信,递给了斐潜。

“此是?”斐潜有些疑惑,为什么给我这两封书信?

“汝尚有大好年华,无需陪吾在此枯守。吾早年与庞尚长、刘景升有旧,汝若至荆襄,可将此书信呈上。”蔡邕就像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轻描淡写的说道,“北洛阳太学,南荆襄鹿门,此去不妨至鹿门与有德长者多多请教,与同龄俊才相互促进。汝需知学问之道,不进则退,虽说为师无法时时督促,但也不可懈怠,知否?”

斐潜离席而拜,郑重承诺。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一两封书信,更是护身符,只要是拿出来,就连荆州大佬刘表刘景升多少都会看在蔡邕颜面上给予一些关照,蔡邕蔡老头子是用自己的名声为斐潜铺路啊!

没想到蔡邕不仅考虑斐潜的安危,就连离开洛阳后如何在学问上继续前进这一点都考虑到了,作为老师做到如此的地步,让斐潜真是颇为感动。

在后世别说没有血缘关系的老师了,有时候连有血缘关系的亲戚有了事情都不一定会帮忙……

蔡邕又说道:“汝且去吧,近日即可动身。为师此处,无需牵挂,就不与汝送行了。”说完又叫来管家,让管家带着斐潜去和蔡琰道别。

斐潜见蔡邕确实是已经态度坚决,也不给自己再说什么话的机会,也只能在心中叹息一声,对着蔡邕深深叩首,大礼参拜。

不谈其他,单单是蔡邕能在自己未来有风险的情况下,仍然为弟子斐潜考虑,连下一步的去向已经是做了最好的安排,这份恩情值得让人尊敬,所以斐潜行这个大礼是做的诚心实意。

蔡邕也没有躲避,坐在那里安受了斐潜的大礼,点点头,微微笑着,让斐潜跟着管家去和蔡琰道别。

快走到书房的时候,斐潜远远看见蔡琰好像要准备抚琴,于是就停下了脚步,没有再上前而是静静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