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发出了示警信,但马林却丝毫不担心立陶宛能反应得过来。为啥?一是因为交通不便,信到了齐格蒙特一世手里都要很久。另外,马林在信中故意说的不详细,言语模糊。为了稳妥起见,齐格蒙特一世肯定需要派人去奥地利那边再详细调查核实一番。
这一来一回的,时间就过去很久了,格林斯基早就带着火炮回到莫斯科了。而且,即便齐格蒙特一世确定了格林斯基买回火炮的消息,把消息传到维尔纽斯,立陶宛贵族议会大瑟姆,也会开始争吵,一吵就是几个月。这就是议会制国家的特色,争吵个没完。不等到敌人真正动手,他们很难下定决心。
等他们吵完,莫斯科大公国这样的专制的国家,早就集合兵力,包围斯摩棱斯克了。
这就是为什么在沙皇时代,明明沙皇俄国穷的一笔,战术也落后,却能威慑欧洲的重要原因——人家执行力强,沙皇有令,全国就动员起来。尽管动员效率很慢,可人家思想统一。
一战中,沙俄之所以那么惨,就是因为战术被德国的机枪给严重克制了。沙俄的战术就是灰色牲口上刺刀冲锋,集团密集冲锋,和敌人白刃战。可特喵的德国佬用机枪打出金属风暴,专克密集冲锋……
所以,沙俄在一战中面对德军输得很惨。但是,面对奥地利,却打出了不错的战绩。当然,面对德国这种机枪阵,惨得又不是沙俄一家,法国人同样在机枪面前硬冲,损失了一代人,导致二战法国人都失去抵抗的勇气了。
这是战术层面的问题,而政治层面,就是英法的体制,有很大问题。英国议会成天吵架,甚至动手。在野的党派,成天给执政党拆台,就是拖你后腿,还是光明正大的。
法国更糟糕,换肿理跟换内库一样勤快,甚至更加频繁。其内耗,比起英国更加严重。而德国这边,不管是威二,还是小胡子,都特么是能决断没掣肘的。所以,也许德国没法和英法比经济实力,但说到战争,英法都是弟弟。英国也就仗着英吉利海峡阻隔,欺负德国旱鸭子,不然早被打出翔了。
所以,越是集权的国家,战争能力越强。也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明明冷战时期老美更加有钱,西欧国家也有钱。但是,面对苏俄,他们就是被动,害怕。没办法,苏联的秃头大统领一声令下,就能直接动手,而欧美这边,要先吵很久,才能决定最终如何。甚至,不到危急时刻,他们都难下决心。
……
巧得很,眼下的立陶宛大公国和波兰王国,都是这种吵得很厉害,权力很分散的国家。所以,注定他们无法单独面对集权的莫斯科大公国。但即使联合了,两国也是各怀鬼胎,总会产生“死道友不死贫道”的自私想法。
所以,不但立陶宛会吵架,贻误战机,就连他们的盟友波兰,恐怕也会对是否出兵支援盟友立陶宛,要吵很久。坚决支援立陶宛的,恐怕只有齐格蒙特一世这个兼任两国君主的人了。
这主要是因为,莫斯科大公国和波兰隔着一个立陶宛,波兰人感受不到莫斯科大公国的直接威胁,所以,不会那么上心。
要是换成两国共同的敌人条顿国,波兰人就会很上心很积极了。没办法,两国都和条顿国有仇怨,利益高度统一。而打莫斯科大公国,波兰和立陶宛利益不一致。所以,波兰人注定不会下定决心全力支持。甚至,有可能幸灾乐祸。
要等到立陶宛被莫斯科大公国打残了,波兰人恐怕才会因为担忧祸及自身,才肯下定决心全力支持立陶宛。但那时候,也是有些迟了。
当然,这正好符合马林的预期。有波兰人帮忙,莫斯科人不至于一鼓作气灭了立陶宛,给马林留了足够时间准备。而且,波兰人的军队,也能吸引住莫斯科的军队的注意力,是很好的分摊仇恨的目标。
事实上,立陶宛现在也很苦逼。东边面临莫斯科大公国的强大压力,西边是条顿国,南边则面临土耳其和土耳其小弟克里米亚汗国的压力。可以说,三面环敌。有着富饶的乌克兰,却因为周边全是敌人,而没法好好开发。所以,后来立陶宛把乌克兰割让给波兰,也有甩包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