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8 钓鱼】(2 / 2)

明鹿鼎记 轩樟 5375 字 6天前

十九世纪中叶是西方武器大换代的时期,火炮技术大大改进:工业革命使得武器制造业使用了动力机床,可以对火炮内膛进行精密加工;更标准化、精密化的各种配件、炮弹生产;连早已被所有国家掌握的黑火药加工工艺水平都有大幅度提高;火炮射击的理论与战术在拿破仑的实践中得到新的发展;因此让当时火炮的威力、射程与射速成倍增长。

反观清朝的火炮,仍然使用最传统的手工铸炮工艺,因为管理和工艺等等原因,使当时清朝自产大炮的炮身大量沙眼,炸膛频频,内膛的加工也十分粗糙,缺少科学知识兵勇的操炮技术比不上英军。

两百年前的红夷大炮在两百年后已经风光不再,老态龙钟,无法抵御西方列强的入侵了。

明朝前期的自制大口径火铳在基本原理上与这些红夷大炮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前装滑膛火门点火式的,但是具体做出来就大有区别了。

明朝前期火炮多用铜铸造,中后期出现锻造铁炮,其内膛呈喇叭型,炮管单薄,以其口径而言炮管显得太短,其外型基本上与现存最早的元代“碗口铳”相同。

而明中期引进的弗朗机炮则是一种追求射速的小口径近战火炮,虽然子铳的设计大幅度提高了射速,但闭气极差的问题让弗朗机对于重目标和远程目标缺乏威胁能力。

这些火炮与红夷大炮相比火药填装量少,炮体气体密封差,加速距离短,因此射程太近威力太小。

红夷大炮主要是铜、铁两种材质,以铜为材质虽然不易炸膛,不容易出现气孔,甚至寿命也比较长等等优势,但是费用太高是一个致命问题。

铜是铸币金属,中国总体而言也属于缺铜国家,因此有相当大比例的火炮采用了铁铸。

在中国,明朝还创造性的发明了铁芯铜体的设计,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保持了相当高的技术指标。

在动辄重数千斤的红夷大炮面前,明朝前期的火炮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红夷大炮是16至19世纪之间的欧洲的中型舰用滑膛炮,经中国人仿制后,种类多达百种。

其技术特征是弹药较重,可达数公斤乃至10公斤不等。

弹丸是以由石、铁、铅等材料制成的球形实心弹为主,在野战或水战时也可以发射空心爆炸弹。

也可发射链弹、霰弹等弹药,形制及使用方法多种多样,是以炮弹直接撞击目标的物理破坏为目的。

但是红夷大炮由于倍径大、膛压高,因此无法发射开花弹,也不能发射后面出现的榴霰弹,当时的开花弹都是由口大身短的臼炮发射的,但后来改良后可以发射开花弹和爆炸弹。

炮管长度2一3米,呈前细后粗型,口径大多在100毫米以上,倍径指火门至炮口之距离与内径的比例,之比多在20一40之间。

其铸造工艺比较复杂,采用整体泥模铸法,如果有科学的工序和法式要求,并有新型设备、仪器等辅助设施的配合。各部比例合适,炸膛的几率低,所铸之炮的质量提高。

作为陆用长炮使用,红夷大炮属于偏重型的火炮,有青铜、生铁和铁芯铜体三种材质,自重数百斤至万斤不等。

红夷大炮在中国的发展顶峰是在清康熙朝,此时所造的905门火炮中,重量在250公斤以上者有201门,其余为250公斤以下的轻炮。

红夷弹药施放程序化、“炮表”化。

此外其尾部较厚,有尾珠,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调整射角,配合火药量改变射程。

炮身上装有准星、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比较高。红夷炮由车运载,需要大量牲口拖运。

红夷大炮最突出的优点是射程,对重型火炮而言,射程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环节,即使现今也不例外。

依据当时西方同类型炮数据,宁远之战所用最早的这一批红夷大炮,有效射程为500米以上,最大射程不到15公里。

后又不断改进,使有效射程达到1500米,最大射程到25公里。

但因为是直射的关系,谭疯子只让大炮下仰角,对准五十米以内轰击,发挥炮火的最大威力。

红夷大炮铸造精良,威力不凡。

相对于中国的传统火器,从红夷炮铸造所遵循的模数、施放时的炮表化、辅助设施的配备、炮弹的多样化、射程的远近不等、弹丸的重量来看,其威力着实惊人。

但它的局限性也不小,如因为过于笨重,没有合适的陆用炮车,导致机动性极差,长于攻城,拙于野战。装填发射的速率不高。

且炮体笨重,无法迅速转移阵地,故在野战时,多只能在开战之先就定点轰击,当对方情势发生逆转,则往往无法机动反应。

红夷大炮是种架退式前装滑膛火炮,每发射一次,都会严重偏离原有射击战位。

按照正常的操作程序,需要经历复位、再装填,再次设定方向角和仰角的步骤。

红夷射速比较慢,因为发射一次以后,首先要把火炮复位,然后必须用带钩的刷子先把没有燃烧完全的碎布等东西钩出来,再用沾水的毛刷伸进炮膛清洗并熄灭火星,然后用干布包裹的炮杆伸入炮膛去擦干,这才能再填入火药,放入炮弹,有时候还需要塞一些东西固定,最后用烧红的铁钎插入火门点放,这些动作非常烦琐,还不包括修正炮位。

这是那个时期前装火炮的通病,能两分钟一发就不错了。所以红夷大炮的特点是射速偏慢,炮体过于沉重,但射程远,威力大,适用于攻城战和防御战。

红衣大炮的火药方硝六斛,磺十二两,炭一斛四两。

又方,硝一斛,磺夏月二两冬月二两二钱,炭三两七钱。

配合少量的掷弹筒,很难区分到底是红衣大炮打出来的炮弹,还是掷弹筒打出来的炮弹。

掷弹筒虽然比红衣大炮小的多,但威力其实是要比红衣大炮大的。

谭疯子为了给建奴造成错觉,仿佛城中只有明军,所以,只让十门掷弹筒辅助发射。

使用步枪,也不超过一百支。

所以,虽然这一面城墙有七百人,实际上给人的感觉就好像只有百来人。

等建奴通过了地雷区域和红衣大炮加上掷弹筒攻击区域,到了城墙底下,城墙上源源不断投下手榴弹,加上冰墙滑溜,建奴的云梯都没有搭建起来,就死了三千多人。

这时候,战斗才开始不到一个小时,建奴五千攻击部队已经死的就剩下一千多人了,这一切,都是宝军一百人造成的战果。

应该说主要是一百人,还有一百人帮着躲在城墙垛子后面扔手榴弹。

建奴虽然伤亡惨重,但一直保持阵型,不停用弓箭压制城墙上的宝军,宝军无法露头。

“师长,要不要让预备营的兄弟都上去。再这样打下去,他们能登上城墙。”

在城门楼里面,参谋长问谭疯子。

这段城墙有七百人,只有两百人在干活,其他五百人要么在城门楼中待命,要么在城墙下面的楼梯待命,都坐着休息。

谭疯子笑道:“就是要让他们登上城墙,记住,登上城墙,全部用枪打了,上来一个打掉一个,别让跑了。”

“是!”参谋长立正行军礼,吩咐下去。

宝军一直不露头,只有百来人露头,枪声也不密集,的确很难让人判断到底有几个人。

百来人是好容易判断,关键现在宝军到处卖枪支,蒙古人、建奴、都有几百条枪,和数量不等的手榴弹,地雷,这很难判断是宝军在守城,还是明军自己在守城。

终于有建奴兵士攻上了城头,建奴勇士挥舞着弯刀,一看便惊呆了。

只见城墙上蹲着一排整整齐齐的宝军士兵,从衣服上就可以看出是宝军正规军,衣着光鲜整洁,步枪也都是明亮的新枪,枪口黑洞洞的。

这名建奴勇士也不知道该继续跳进来,还是原路跳回城墙外。

跳回城墙外的话,城墙有五六米高,绝对摔断腿,或者直接摔死了,所以还是得跳进来。

砰砰砰,砰砰砰。

下场如期而至,胸口被子弹填满,刚一落地,就直挺挺的栽倒。

然后马上有宝军士兵将建奴士兵扔下城墙,不是往外面扔,而是往里扔。

在城墙根子旁,有好几处大火堆。

放火堆,一是为了方便取暖,二是为了烧掉建奴的尸体,免得进入城头的尸体太多,堵住交通,三是给城外的敌人造成错觉。

外面的建奴见城中燃起了大火,还有滚滚的浓烟,加上冲上了城头的建奴越来越多,谁能搞得清楚现在是什么状况啊?

莽古尔泰看到有源源不断的八旗勇士上了城头,少说上百人了,只以为破城就在转眼之间,狂喜之下赶紧举刀吼道:“大金将士们,杀啊!都给我冲!”

“冲啊!”

“杀啊!”

莽古尔泰身边的建奴将领和士兵们一起狂吼。

直到千余人都造了个精光,城门也没有如期而至的被打开。

这让城外的莽古尔泰惊疑不定。

莽古尔泰犹豫了有几分钟,还是决定返回。

其实宝军要杀莽古尔泰早就杀了。

莽古尔泰和他的十几名亲随离城墙只有不到百米,宝军不乏狙击手,这么点距离,是有把握把这十来个人都干掉的。

莽古尔泰心急火燎的返回努尔哈赤身边,努尔哈赤也同样很着急,眼见着五千大军不到半个时辰就送光了,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呢!

“是不是宝军主力?有多少人?”努尔哈赤等莽古尔泰过来,劈脸便问道。

派莽古尔泰打前锋,一来是因为莽古尔泰向来勇猛,骁勇善战,并且莽古尔泰与宝军交战次数最多,还被宝军俘虏过,不可谓对宝军不了解。

莽古尔泰苦着脸道:“有四五百勇士冲进了城池,只是不见有人出来,听枪声,顶多一二百人,也分不清是明军还是宝军,这么点枪,还不如咱们的枪多呢。他们手榴弹倒是挺多。”

努尔哈赤闻言大怒:“死了五千人了,你连对方是明军还是宝军都分不清!?如果对方只有一二百人,你这五千人马都是待宰的羔羊吗?”

代善不忍心,帮莽古尔泰说话了,“父汗,的确不容易分清楚,听动静,对方似乎就只有一二百条枪,手榴弹和地雷的确多,但这些东西都可以买,听闻祖大寿是韦宝的小妾吴雪霞的舅舅,吴雪霞是山海关总兵吴襄的女儿,明军与宝军是一家人的关系,宝军多卖一些武器弹药给明军是很正常的。”

其实建奴也有几百条枪,但建奴完全不用,建奴也有地雷,没有地方埋雷,也用不上。

建奴倒是常用手榴弹,刚才建奴攻城的时候,有好几枚手榴弹在城头开花,也炸死了不少宝军。

谭疯子用二十多人的伤亡全歼了五千建奴,这性价比就不用说了。

努尔哈赤戳着手走来走去,现在他太矛盾了,这很像赌博,输了五千,肯定想翻本,但又怕再继续输。

就此罢手也是绝对不可能的,已经输了五千,若不翻本,五千大军直接扔水里去了。

过往都是部下指挥,这回是努尔哈赤亲自指挥,他也输不起这个人。

“一万,这回派一万大军,现在这段城墙没有地雷了,对方的红衣大炮应该也所剩无几的炮弹了!谁敢率军前往!?”努尔哈赤暴怒问道。

莽古尔泰毫不犹豫的举手,第一次是他去的,现在眼看要收货成果了,没道理把功劳让给别人,“父汗,儿臣愿往!”

其他人也没打算举手,都知道莽古尔泰肯定不甘心,而且别人也没有把握一定能成功,正好还是让莽古尔泰去。

努尔哈赤其实不想继续让莽古尔泰去了,想让皇太极去,但皇太极没吭声,加上努尔哈赤也想到了莽古尔泰肯定不甘心让别人去接着打。

“莽古尔泰,这趟你若再拿不下宁远城,你说该当何罪!?”努尔哈赤问道。

“儿臣提头来见父汗!”莽古尔泰果断的道。

“你率我的正黄旗亲军一万人去吧!”努尔哈赤此时活像一个输急了眼的赌徒。

其实努尔哈赤在韦宝手里已经输了好几回了,只是不长记性,回回都是输急了眼的样子。

上回韦宝两千人攻打沈阳城附近河道,就是这样钓鱼的方式,让努尔哈赤损兵折将三万多人。

那一次堪称是耻辱性的失败。